有颜值有担当!南沙新院区护士长集体亮相!
虎年添新“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在虎年将迎来开业,医院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经层层严格挑选,一批南沙医院区护长正式亮相,他们经验丰富,有干劲、有技术,将继续在南沙医院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1

赵佳,广州市红十字会BLS示范员,主持省级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一项。主要从事急危重症护理、围术期麻醉专科护理。在术后急慢性疼痛护理、特诊MDT团队护理配合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说:“未来继续心怀感恩,为南沙医疗事业的建设奉献力量。”
2

郑永富,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置管护士、广东省ICU专科护士、中山一院优秀护士。擅长各种急救技术、ICU仪器设备与监护治疗技术,能熟练实施及带教盲插鼻空肠营养管技术。曾参与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相关系列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多届护理部QC活动成果展示中获特等奖。他说:“不忘初心,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重症护理团队!”
3
李元,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中华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州市120院前急救中心培训导师、美国心脏协会BLS/ACLS培训导师 ,广东省优秀团干部、中山大学抗疫先进个人,掌握各类急救流程,擅长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及教学培训。他说:“坚决听党指挥,随南沙医院共创辉煌。”
4

彭磊,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中山大学校级优秀护士、中山一院优秀带教老师。2020年随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圆满完成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任务。他说:为患者提供急诊的效率、专科的技术、最好的服务!”
5

谭静涛,中山一院优秀护士。从事一线护理工作26年,熟练配合各类开腹、微创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擅长内镜及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技术、外来植入物器械的管理、低温灭菌技术及管理,熟练掌握消毒灭菌的监测技术及判断标准,获实用型国家专利2项。她说:“我将安全有效保障器械的供应,为南沙智慧型消毒供应中心顺利运营出力!”
6

吴耀业,粤港澳联合培养专科护士。擅长器官移植、机器人、DSA、日间手术护理管理,教学培训,QCC实践管理及应用,完成“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肝、肾移植手术” “全球首例应用八爪鱼技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术”等手术及麻醉护理管理,曾获中国医院质量成果发表赛优质护理服务专业级成果等。他说:“我将致力于保障手术麻醉患者安全,提高手术运行效率,助力南沙医疗事业建设。”
7

姚典业,广东省护士协会手术室分会常委、广东省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抗疫先进个人。熟练掌握各专科手术围术期护理,擅长达芬奇机器人、器官移植、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等疑难复杂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安全管理,多次荣获省、校级优秀教师/教官称号,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交替传译。他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青年人的担当,南沙医院发展更需要我们青年人的奋斗。”
8

郭志东,广东省护理学会学术与对外交流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感控分会委员。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产房护长,2020年8月至今负责新入职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他说:“我将在垂直管理的理念下,依托院本部优势资源,以提高护士专业水平,改善孕产妇就医体验为抓手,助力医院建成国家医学中心。”
9

叶珈琳,广东省护理协会营养专委会委员、中山一院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优秀规培导师,优秀通科培训导师,十大技术能手,主持院级教改基金一项。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擅长儿童血液肿瘤疾病、内分泌疾病、泌尿疾病及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护理。她说:“万事开头难,作为开拓者,相信我们能依托本部的优势资源创建有特色的专科。”
10

陈春红,广东省护士协会优秀临床导师、中山大学优秀护士。作为营养专科护士,曾轮转肾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擅长各种内科疾病的营养护理,熟练掌握多种专科技术操作,也曾奔赴一线,参与医院外派核酸检测任务。她说:“我会一如既往秉承初心,以患者为中心,将生命摆在第一位。”
11

刘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营养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优秀护士。擅长伤口、造口、失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及肠内外营养管理,率先开展盲插法留置鼻空肠管,多次组织患者教育及IBD患者公益活动,曾获国家专利1项,省级奖项6项。她说:“我将打造人文病房,给病人一个温馨的‘家’。”
12

雷小玲,中山一院优秀护士,曾担任风湿免疫科小组长、病区总带教教师、静脉治疗联络员。熟练掌握内科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尤其是风湿免疫系统、肾脏系统等各种疑难杂症疾病护理,获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导管维护及PICC置管证,热爱临床护理教学并因材施教。她说:“粤港澳大湾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能在南沙医院工作是荣誉也是工作担当。
13

肖凡,中山一院护理十大技术能手、外科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示范员。曾轮转整形修复外科、眼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科,熟练掌握肝胆胰外科、普外科危重症及各专科护理操作。她说:“南沙医院需要有理想、有抱负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我愿意为它贡献青春和力量。”
14

杨葵花,中山大学优秀护士、外科十大技术能手指导老师、护理部N3阶段静疗培训教师。入职17载,擅长小儿外科、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等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护理及抢救,对小儿及成人困难血管穿刺有丰富经验,熟悉PICC置管及输液港的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她说:“我将围绕患者安全和提升护士能力两条主线,持续推进护理工作。”
15

彭莉,广东省护理学会骨科专科护士、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优秀带教老师。从事骨科临床护理工作12年,擅长骨科专科护理及护士教学、培训,曾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医院PDCA大赛金奖、医院QC大赛一等奖等。她说:“把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用科学的方法持续质量改进,打造一支专业优质的骨科护理团队。”
16

彭冲,中-欧国际伤口治疗师、中山一院十大护理技术能手。在烧伤科工作9年,擅长烧伤重症、手术、急、慢性创面修复、烧伤整形、康复的护理。她说:“南沙医院是学习和成长的舞台,我将尽职尽责,运用优势管理方法,组建学习型团队,让成员发挥所长,不断进步。”
17

廖昌贵,2020年驰援武汉,在隔离病房担任护理组长,负责带教和协调广西、协和、海南医疗队队员并质控病房的护理工作。2019年前往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学习,在教学培训、护理科研、病房管理上积累一定经验。他说:“加强团队合作、激发工作热情、优化护理队伍是重中之重。”